無塵車間淨化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是一項係統性工程,需結合潔淨度等級要求、行業規範、工藝流程等多方麵因素,確保車間內的空氣潔淨度、溫濕度、壓力等參數符合生產或實驗需求。以下從設計和施工兩個核心環節進行詳細說明:
一、無塵車間淨化工程設計要點
設計是無塵車間的核心環節,需結合具體行業(如電子、醫藥、食品、精密製造等)的標準,從整體布局到細節參數進行全麵規劃。
1. 潔淨度等級確定
根據行業需求明確潔淨度等級,常見標準包括:
- ISO 14644-1:國際通用標準,分為 ISO 1 級至 ISO 9 級(數字越小,潔淨度越高,如 ISO 5 級對應每立方米空氣中≥0.5μm 的粒子數≤3520 個)。
- GMP(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):醫藥行業專用,分為 A 級(高風險操作區)、B 級(A 級背景區)、C 級、D 級。
- 其他行業標準:如電子行業常要求 ISO 5 級(100 級)以下,食品行業多為 ISO 8 級(10 萬級)或 ISO 9 級(30 萬級)。
注:潔淨度等級直接決定空調淨化係統、材料選擇、施工精度等核心要素。
2. 整體布局與分區設計
- 功能分區:根據工藝流程劃分潔淨區、準潔淨區(緩衝間、更衣區)、非潔淨區(辦公、倉儲),避免交叉汙染。
- 例:醫藥車間需設置人流(更衣→洗手→消毒→緩衝)和物流(物料傳遞窗→脫外包→消毒)通道,嚴格分離。
- 壓差控製:潔淨區壓力需高於非潔淨區(通常 5-10Pa),高潔淨度區域壓力高於低潔淨度區域,防止外界汙染滲入。
- 動線設計:人員和物料流動路線應簡潔、單向,避免迂回交叉(如電子車間的芯片生產動線需嚴格單向,防止粉塵帶回)。
3. 空調淨化係統設計
- 空氣處理流程:新風→初效過濾→中效過濾→表冷 / 加熱→加濕→高效過濾(HEPA/ULPA)→送入潔淨區→回風 / 排風。
- 高效過濾器(HEPA):過濾≥0.3μm 粒子效率≥99.97%,需安裝在潔淨區送風口末端(如 FFU 風機過濾單元);超高效過濾器(ULPA)適用於 ISO 3 級以下高潔淨度場景。
- 換氣次數:根據潔淨度等級確定,如 ISO 5 級(100 級)換氣次數需≥240 次 / 小時,ISO 8 級(10 萬級)≥15 次 / 小時。
- 溫濕度控製:根據行業需求設定(如電子車間溫度 22±2℃,濕度 50±5%;醫藥車間溫度 18-26℃,濕度 45-65%)。
4. 圍護結構與材料選擇
- 牆體與吊頂:采用氣密性好、光滑易清潔、耐腐蝕的材料,如彩鋼板(岩棉 / 聚氨酯夾芯,防火等級需符合規範)、不鏽鋼板(醫藥無菌區)。
- 地麵:需防靜電(電子行業)、耐磨、耐化學腐蝕,常見材料有 PVC 卷材、環氧樹脂自流平、聚氨酯地坪。
- 門窗:采用密封性能好的鋁合金或不鏽鋼門,窗戶選用雙層中空鋼化玻璃(需與牆體平齊,避免積塵)。
5. 輔助係統設計
- 照明:選用防塵、防水、無眩光的潔淨燈具(如嵌入式 LED 平板燈),照度根據行業需求設定(如醫藥車間≥300lux,電子車間≥500lux)。
- 給排水:潔淨區內的水管需暗裝,避免明管積塵;純化水 / 注射用水管道材質為 316L 不鏽鋼,焊接采用自動軌道焊,確保內壁光滑無死角。
- 電氣與自控:電線電纜需穿鍍鋅鋼管暗敷,設置緊急停車按鈕、壓差表、溫濕度傳感器,並與中央控製係統聯動(實時監控參數,異常時報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