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係統構成:從 “空氣淨化” 到 “全鏈條管控”
動物房淨化工程是多係統協同的綜合體,核心係統包括以下 6 大模塊:
1. 空氣淨化與通風係統(核心核心)
負責空氣的 “淨化 - 輸送 - 循環 - 排放” 全流程管控,是保障潔淨度的核心:
- 預處理環節:通過初效過濾器(G3~G4 級)過濾空氣中的大顆粒粉塵(如灰塵、毛發),保護後端高精度過濾器;搭配表冷器、加熱器、加濕器 / 除濕器,實現溫濕度預處理。
- 高效淨化環節:經中效過濾器(F5~F8 級)進一步過濾細小顆粒後,最終通過高效過濾器(HEPA,H13~H14 級) 過濾,可去除 99.97% 以上的 0.3μm 粒徑微粒,確保送入動物房的空氣無懸浮微生物、粉塵。
- 氣流組織設計:
- 潔淨等級較高的區域(如 SPF 級動物飼養室)采用 “頂送下回” 模式,確保潔淨空氣從上至下覆蓋動物活動區域,汙濁空氣從底部排出,減少死區;
- 汙染區(如動物解剖室、廢棄物處理間)采用 “上送側排”,避免汙濁氣流擴散至清潔區。
- 換氣與壓差控製:SPF 級動物房換氣次數≥15 次 / 小時,通過定風量閥(VAV)精準控製各區域壓差,確保清潔區為正壓(防止外部汙染進入),汙染區為負壓(防止內部汙染外泄)。
2. 圍護結構係統(潔淨屏障)
通過密封、保溫、抗菌設計,構建與外界隔離的潔淨空間:
- 牆體 / 吊頂:采用彩鋼板(岩棉或聚氨酯夾芯),表麵光滑、無裂縫、易清潔,拚接處采用密封膠處理,防止灰塵堆積和微生物滋生;吊頂需滿足承重要求(可懸掛過濾器、燈具、風管)。
- 地麵:采用環氧樹脂自流平地麵或 PVC 地板,具備耐酸堿、耐磨、防滑、易消毒的特點,地麵坡度設計為 1%~2%,便於清潔排水。
- 門窗:采用氣密型彩鋼板門(配閉門器、密封條),窗戶為固定密封窗(避免空氣滲透),門框與地麵銜接處做防積塵處理。
3. 給排水與汙染處理係統(安全保障)
兼顧動物飲水需求和實驗汙染治理:
- 給水係統:動物飲用水需達到無菌標準,采用純化水係統(RO 反滲透 + 紫外消毒),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籠具飲水嘴,管道采用不鏽鋼材質(避免二次汙染),定期清洗消毒。
- 排水係統:采用防臭、防回流的地漏(帶水封或無水封密閉地漏),排水管坡度≥3%,避免積水滋生細菌;汙水需先經 “消毒預處理(如二氧化氯消毒)” 後,再排入市政汙水管網。
- 廢棄物處理:設置獨立的固廢收集區,實驗動物屍體、墊料等醫療廢棄物需分類存放,經高壓滅菌處理後,交由專業機構無害化處置。
4. 電氣與監控係統(智能調控)
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和環境參數可追溯:
- 供電係統:采用雙回路供電(避免停電導致環境失控),配備 UPS 應急電源(保障監控、通風等關鍵設備短時運行);插座、開關采用防爆或防塵設計,安裝位置避開清潔死角。
- 照明係統:采用 LED 潔淨燈(無眩光、低熱量),照度控製在 150~300lx,設置明暗交替的定時係統(模擬自然晝夜節律,符合動物生理需求)。
- 監控係統:安裝溫濕度傳感器、壓差傳感器、粒子計數器、風量傳感器等,實時監測環境參數,數據可存儲、導出(便於合規追溯);配備報警係統(參數超標時聲光報警)。
5. 消毒與滅菌係統(微生物管控)
抑製環境微生物滋生,保障動物無特定病原體:
- 空間消毒:常用紫外線消毒燈(局部區域輔助消毒)、過氧化氫霧化消毒機(整體空間高效消毒,無殘留),或甲醛熏蒸消毒(定期深度消毒,需注意人員防護)。
- 設備消毒:動物籠具、操作台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器(121℃、30min)滅菌,或通過籠具清洗消毒機(預洗→清洗→消毒→烘幹)實現自動化處理。
- 人員消毒:設置獨立的更衣消毒間,配備風淋室(去除人員身上的粉塵)、洗手池(非接觸式水龍頭)、消毒凝膠,人員需經 “更衣→洗手→消毒→風淋” 流程後方可進入潔淨區。
6. 功能區域劃分(流程優化)
根據實驗流程和汙染風險,合理劃分功能區域,避免交叉汙染:
- 清潔區:動物飼養室、育種室、潔淨物品儲存間(如滅菌後籠具存放區),需保持最高潔淨等級和正壓。
- 半汙染區:更衣消毒間、風淋室、籠具清洗準備間,作為清潔區與汙染區的過渡區域。
- 汙染區:動物解剖室、實驗操作間、廢棄物處理間、汙水預處理區,需保持負壓和較低潔淨等級,與清潔區嚴格隔離。



